3月27日上午,由上海市國際貿易促進委員會和安徽省國際商會共同主辦的2025國際鄉村發展創新博覽會在合肥開幕。博覽會以“新質生產力,鄉村振興新動力”為主題,匯聚近20個國家和地區的近200家領先企業,展示包括數字鄉村、智慧農業、綠色農產品和食品、鄉村生態環境、鄉村文旅、鄉村金融服務等領域的先進產品、技術與解決方案以及中國鄉村振興突出成果。安徽省副省長張曙光出席開幕式并致辭。
開幕式現場 李波 攝
張曙光在致辭中指出,當前安徽正加速從農業大省向農業強省邁進,聚焦科技創新與產業升級,深化開放合作,推動一二三產融合,構建城鄉發展新格局。2024年,全省一產投資增長20.4%,農業科技進步貢獻率達66.5%,綠色食品、有機農產品認證數量居全國前列,長三角地區農產品銷售額超7500億元。
安徽展區 李波 攝
張曙光表示,安徽省將持續支持展會做優做實做精,推動其永久落戶安徽,逐步打造成為國家級的鄉村振興成果展示交流和推進合作的重要窗口、標志品牌。本屆博覽會作為落實長三角一體化及農業強國戰略的創新實踐,將助力安徽嫁接國內國際資源,提升農業開放水平,為全球鄉村治理貢獻智慧。
本屆博覽會,國內外展商展團云集,鄉村發展全產業鏈上下游品牌薈萃。約翰迪爾(John Deere)、西門子智慧農業、凱斯紐荷蘭(CNH Global)、洋馬(YANMAR)、道依茨法爾(DEUTAFAHR)、路易達孚(Louis Dreyfus)、合眾思壯(UniStrong)、中國一拖、濰柴雷沃、浪潮智慧科技、卓繁信息、綠度股份等國內外行業翹楚精彩亮相,充分展現行業新質生產力;美國、以色列、澳大利亞等國家展團同臺競秀,以國際化視野呈現創新理念與發展實踐的碰撞;安徽農業科技成果展示區、合肥市主題演繹區、上海館、山東展團、蕪湖展團等國內展團精彩亮相,以獨特的地域特色與創新成果,詮釋中國鄉村振興的深厚底蘊與無限活力。
其中,合肥市主題演繹區呈現了“十四五”期間合肥市農業創新發展的成效。智慧農業方面,“中科智慧農業谷”累計受理專利111項,授權36項,首創“智慧菌房”保藏菌物標本2000余份;智能制造領域,合肥光電色選機械國內市場占有率超70%,草莓采摘機器人、植保無人機等關鍵技術取得突破?,F代種業全國領先,種業產值突破120億元,雜交水稻種子出口連續6年全國第一。龍頭企業創新發展,老鄉雞、洽洽食品等品牌成為行業領軍者。此外,合肥將寵物經濟納入現代農業新賽道,寵物全產業鏈年銷售達22億元。和美鄉村建設成效顯著,建成精品示范村27個,積極探索黨組織領辦合作社,推動農村集體經濟高質量發展。合肥市肥東縣橋頭集鎮國光社區堅持以特色現代農業和文旅為主導產業,建設省級現代農業產業園、現代霧耕農業科技示范園,培育循環農業示范園、雙山泉露營基地,帶動120名群眾家門口就業,年人均增收3萬余元。
上海展團展位以“智慧農業 綠色未來”為主題,聚焦農業新質生產力,組織10家行業重點主體宣傳推介產業發展所取得的科技新成果及創新技術、新產品,包括智能化系統與裝備,智能灌溉設備,水肥一體化技術與設備,全球定位系統、生態監測、生態保護和生態修復等應用場景及解決方案等。其中,“區塊鏈應用—申農鏈”是上海市農業農村委員會聯合上海市大數據中心打造的區塊鏈+地產優質農產品溯源應用場景。
據悉,本屆博覽會從3月27日持續舉辦至29日,同期舉辦鄉村發展創新主題大會、中國鄉村振興50人論壇等一系列論壇及活動。(李波)